当地时间3月19日,格林纳达玛丽秀社区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一场题为“基于《等级标准》的本土汉语教材编写理念与内容设计——以格林纳达本土汉语教材编写为例”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北京语言大学姜丽萍教授担任主讲,吸引了众多孔子学院教师以及对汉语教学感兴趣的人士参加。
姜丽萍老师是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担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专门用途教育分委会主任委员。姜老师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主编教材多部,发表论文40余篇,在汉语教材编写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讲座中,姜丽萍教授以格林纳达本土汉语教材编写为例,分享了具体的编写思路和内容设计技巧。她指出,教材编写应以任务型教学为导向,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融入本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格林纳达特色的汉语教材。在体例设计上,姜教授强调简洁清晰、难度适中,并建议参考HSK题型,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此外,她还从话题选择、场景设置和人物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连贯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中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格林纳达文化的独特魅力。
姜教授结合自身经验,详细阐述了基于《等级标准》编写本土汉语教材的理念和方法。她指出,本土化教材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文化差异和学习需求,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讲座结束后,姜教授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与会者纷纷表示,姜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为格林纳达本土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格林纳达本土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指导,为推动格林纳达中文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